城市綜合管廊優缺點:
一)優點
地下管線建設不僅嚴重制約城市發展,還導致了許多衍生災害。近年來,我國平均每年發生數以千計的各類地下管線事故,中大型城市由于管線密度較高,更是事故的重災區。這些管線泄露和爆炸事故均因施工破壞、自然因素和缺乏維護等因素導致管線受損而引發的。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因施工破壞導致的地下管線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 億元,間接經濟損失超過400 億元。與傳統地下管網相比,地下管廊能夠顯著提升各類管線的安全與壽命,大幅縮減各類管線泄漏和爆炸事故的發生概率。同時,地下管廊還具有解決城市內澇、抗震防災性強、便于維護管理等八大優勢,是解決長期困擾我國城市地下管線各類痼疾的優解。
1、解決城市內澇痼疾。近年不良天氣頻現,我國許多城市均頻繁出現嚴重的內澇問題。歸根溯源,是城市排水系統跟不上城市建設的需求所導致的。而地下管廊作為城市排水系統更新換代的集大成者,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城市內澇問題。
2、外部收益明顯,綜合社會效益好。管廊收益由內外兩部分組成:內部收益是指一次性管線入廊費、使用租費及物業管理費等直接經濟收益;外部收益是因管廊修建造成其它社會成本的降低、土地資產的增值以及投資吸引力的提高等。由于管廊消除了城市上空蜘蛛網,避免了馬路開挖,降低了道路維護費用,保證了城市美觀和完整,更科學地利用了地下空間,因此具有良好的外部收益。
3、顯著延長管線壽命。地下管廊采用鋼混框架圍護結構,可保證50 年以上使用壽命,并按規劃要求預留50 年的發展增容空間,做到一次投資、長期使用。廊中的管線不與土壤、地下水、道路結構層酸堿物質直接接觸,腐蝕作用銳減,能夠顯著延長使用壽命。
4、抗震防災性強。將市政管線置于地下管廊內,可有效抵御地震、臺風、冰凍、侵蝕等多種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因素對管道的破壞影響。
5、可維護性高,便于管理。地下管廊預留巡檢、維護和保養空間,備有人員設備出入口、工作井、起重吊樁和活動梯車等配套檢修和維護設施,為各類管線的后期更換和維護等工作提供較大便利。
6、高科技性,可靠性高。地下管廊配備了先進的全 天候智能監視管理系統和較強的應急搶修系統,確保管廊內全 方位監測、運行信息反饋不間斷和低成本效率高的維護管理效果。同時,管廊自身具備一定的防火和防爆能力,為管線的可靠運行提供了較強保障。
7、環境友好,減少擾民。市政管線入廊后實現一次性集中敷設,不必再對馬路進行重復施工,對城市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均有益處,同時減少對交通和居民的影響,為城市空間資源留出寶貴空間,美化了市民的生活環境。
8、可實現投資多元化。地下管廊鼓勵投資主體多元化,從過去政府單獨投資擴展到企業投資、社會力量和政府多方面共同投資、共同收益的形式,能夠發揮各方角色的積J性。
二)缺點
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的周期較長。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后,可以避免傳統直埋方式下因管線擴容、維修等反復開挖道路的額外施工浪費,減少環境污染;同時,綜合管廊避免了管線直接與土壤和地下水接觸,延長了管線使用的壽命,降低成本。但這種“節約”是在管廊整個的設計使用年限(一般都在100年左右)中逐漸實現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卻需要短期內一次性投入。因此,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出來。
建設費用高。物業管理及運營維護費用低。地下綜合管廊往往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同步配套完善的消防設施及監控設施。而建成后的物業管理則相對簡便,通常情況下通過配套的監控設施即可完成對整體地下綜合管廊的監控管理,與高昂的建設費用相比,運營維護費用之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日常運營維護的頻度和強度相較于傳統直埋方式也大大降低。
管線單位入廊協調難度大。地下綜合管廊集中修建,里面鋪設各種市政管線,包括水、電、氣、熱、通信等,各管線分別屬于不同的使用單位和所有人,其中有國企也有私企,有央企也有地方企業,協調難度很大。對管線建設單位而言,入廊的短期效益并不明顯,減少管線重置等長期效益在未來才能顯現出來,這也是管線單位的積J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和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