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可以歸納為四大類:面板破碎、裂縫類——貫通面層厚度的斷裂裂縫(水泥管),把板分為數塊,破壞了面層結構的完整性。裂縫類的損壞形式有:橫向裂縫、縱向裂縫、交叉裂縫和板角斷裂等;變形類——面層板的整體性未破壞,但出現較大的豎向位移,影響行車舒適性。變形類形式有;錯臺、層陷、和拱起等;接縫損壞類——橫縫和縱縫填縫料的喪失或失效。如板縫處填縫料剝落;表面損壞類——非結構性損害,發生在面層的局部損壞。如露骨、坑洞等。
1、地下管廊嚴重破碎板及裂縫
裂縫將整塊面板分割成三塊以上,并有嚴重剝落或沉陷的嚴重破碎面板及混凝土面板內長度1m以上的各種開裂,按其行車的影響程度分為輕微、中等、嚴重裂縫三種。由于板內應力超過了混凝土的強度(草坪磚)而出現橫向、縱向、斜向或交叉斷裂裂縫,或者角隅處的折斷裂縫。發生嚴重破碎板及裂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太薄或輪載過重,板的平面尺寸太大(使溫度翹曲應力過大),地基穩定性差產生過量塑性變形使板底脫空失去支撐,養生期內收縮應力過大及荷載和溫度應力作用下的疲勞等。斷裂的出現,破壞了板的結構整體性,使混凝土面板喪失部分以至大部分承載能力。
2、地下管廊唧泥
基層材料形成泥漿從接縫處或板邊緣擠出,板底出現脫空。唧泥是汽車行經接縫時,由縫內噴賤出稀漿的現象。在輪載的頻繁作用下,板邊緣和角隅下的路基和路基由于塑性變形累積而同面層脫離接觸;由于接縫填縫料的失效(井蓋),下滲的水積聚在面層下的脫空區內;在輪載作用下的彎沉變形使空隙內的積水變成有壓水,侵蝕基層并同基層內沖刷出的細料攪混成懸液,并沿接縫縫隙噴賤出。唧泥的出現,使面層板邊緣部分失去支撐,久之,引起錯臺并導致板出現裂縫。